也许我太早学会了接受

“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呢,也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地行窃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种苦涩的滋味,因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而痛苦挣扎。总之,我甚至缺乏力量在喜欢与厌恶之间择取其一。”

最近读的那本书里,这段话准确地击中了我。

我总是喜欢不断给自己挖很多坑,然后再得空一个个填起来。有时是读了一两章的书,有时是看了一集的美剧;又有时是像这篇一样,随意说了两句,就被搁置起来得随笔。

从这学期的一门工程专业课开始说起。这是一门公认难的课,当我从我的辅导员那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便选择了妥协,仅仅要求自己通过便是了。想到这我开始恐惧,一方面大学刚开始时那种什么都想争取更好一些的想法似乎不见了,如晨雾般,起初看似浓重,一说散便寻不到一丝痕迹了;另一方面,自己似乎是那么的无力,我无法避免这门让我倍感压力的课,更无法放弃在此之前所做的努力和辜负别人的期待。这便是接受吧。

多数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担对讨厌的事情说不的后果,也的确在多数时候,我们选择接受可以让结果变得更好,代价仅仅是做不愿意的事情罢了。

从记事开始我便被迫接受父母离异这件事,不去在意它,一切似乎也没什么不同,照常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照常拜访父亲那方的亲戚,照常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当这件事偶尔被在意起来时,我依旧照常上课,照常吃饭,照常睡觉,除了偶尔被问起家庭方面的尴尬问题,和小学时无从下手的题目叫我的父亲的作文。我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我也从来没有试图让一切和好如初,反正也从来不明白和好如初是怎么的情形,所以便接受了这件事。每当有人问起,要么瞒着并转移话题,要么思考并如实回答,无论怎么样都只是说明我早已接受了而已,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讨厌这件事。如果说一开始这只是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妥协,那么后来便是我二十多年来学会的接受。

开头那段话来自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很多时候我都能在书里的那个迷茫又彷徨的年轻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样的,我甚至还没决定好,未来几年内,我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在哪里,做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只要闲来无事时,我便焦躁地想找点事做,翻单词书也好改简历也好,不空下来便是。一边又几近疯狂地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安排上不同的事,看电影也好健身也好,一出门就是大半天。

我恐惧过,试图抵抗或逃避那些不顺利的、不愉快的、不确定的。我学会了喝酒,一次次在浓烈的酒精中意识到也许只有接受,才能远离这些。工作环境、污染雾霾、成绩单、性取向,生活中有太多东西需要去接受,再多几项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如有一日我可以“选择”接受,那该是一种多么有趣又美妙的生活。

“我就像是一个人在逃命似的,又跑回到屋顶,躺在地上,仰望着布满水汽的夏日夜空。此时,席卷我心灵的情感既不是愤懑,也不是厌恶,更不是悲哀,而是剧烈的恐惧。它并非那种对墓地幽灵的恐惧,而是在神社的杉树林中,撞上身着白衣的神体时所感到的恐惧,它仿佛来自远古,不容你分说。从那天夜里起,我的头上出现了白发,对所有的一切越来越丧失信心,对其他人也越来越怀疑,永久地远离了对人世生活所抱有的全部期待、喜悦与共鸣。”

引用自《人间失格》,献给每一个对未来迷茫的年轻人。

你是否还记得七年前那个雨季

凉飕飕的风穿过昨晚特意留着的缝隙,我不自觉地把手裹进了被子,这是今天第二次醒来,看了眼时间已是十点,决定起床。

窗外阴沉沉的,远处的楼房被埋在烟雾般的小雨里。想起昨天不知在哪看到的新闻,接下来将有持续几天的降雨,我突然意识到上海的雨季似乎到了。

南方潮湿的雨季令人不适,仿佛再舒适的家里都会被笼罩在湿哒哒的环境里,滲水的石灰墙和发霉的衣物,这便是北方人无法里理解雨季。

我急忙把家里的灯打开,让它有些白天的样子。翻了几页最近在看的书就没有了兴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的运动量大,总是觉得睡不够。洗漱完穿好衣服,简单地吃过早饭,出门。

这是平凡的一天,将会独自一人度过。其实我也记不清最近这到底是第几次自己一个人过一天,这早已不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可是当你突然意识到这真的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一天的时候,那是一种意外的孤独感。是的,我的确很久没有注意过这么一件事了。

在手机上查了查电影的时间,还早。影院在娄山关路,小时候每周去学校我都从这边的地铁站出发,于是决定提前去那附近逛逛。

自从世博会期间离我家更近的十号线开通以后,我便很少去娄山关路站了。之后,自打高中搬了家开始,几年间就再也没去过那。有时候,上海很大,大得让你连路过一些地方的机会都没有;又有时,它很小,因为各种原因你又回到了一处。

这附近的店大多都变了模样,零星几家知名的连锁食品店或餐厅还是保留着它们一尘不变的样子。原本热闹的商场似乎因为对面那家购物中心的建成而变得有些萧条,在深处的大多店铺都已关门,闭上眼似乎还能想起以前人来人往的样子。也许再过不久,这里又会重新修整一翻,说不定引进几家网红店以后,又是别样的风景。同样的,随着一座座的大型购物中心的开放,似乎当年初中时候去的那些地方仿佛连接着它们的地铁站那样,被永远地藏在了地下;每每路过,总忍不住往深处看几眼。

小时候每到周五放学,从浦东那边坐二号线来到这里便已经五点多了。那时候在地铁站门口叫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这种宽阔的马路上,这边的车看不到你,更别说对面的,于是在那附近打转,或者沿着回家的方向步行便是我每周都会经历的事情。

假如你忽然离开一个自己无比熟悉的地方,也许当下感受不到什么;回过头看,那里的每一寸都会唤起记忆,令人感慨。

又一场雨毫无预兆地下起,上海的雨季正式开始了。我顺势找到了一家餐厅借着躲雨的名义坐下吃东西。门口的滴答声越来越急促,来往的人似乎也焦急起来。匆匆吃过以后,再次低头看了看时间,距离电影开场不足十分钟,我出门朝着电影院方向走去。

没多久,雨水便冲走了所有痕迹,仿佛我没有来过这里。

在春天结束的日子里

时差一下子起了作用,才躺下三个小时的我毫无征兆地醒了,特别清醒。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如果这时候家里有钟的话,一定可以清晰地听到每次秒针走过的声音。

看着上海的天空从漆黑到明亮,恍惚间有种自己仿佛不属于眼前这一切的感觉;渺小、无力、彷徨、孤独,它们围着我不停地转。你问我这时候在想什么,我从未像这一刻一样期待着日出的到来。

记得大学的第一个暑假,类似的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雨季的到来,在日复一日时阴时雨的日子里,慢慢回到了属于我的时区里。回想起来,那是一个特别的暑假,但这次不打算讲,先放一放。

抱着侥幸希望已经是可以起来的时间,便伸手去拿床头的手机。凌晨四点起来实在是有些早。

合上眼冥想。我想当个诗人,最好随便写什么都不会有人管,四处游历,记下自己见到的经历的。我想去威尼斯,找到那只属于我的华丽面具,把它戴在脸上,遮住双颊,你便只能通过眼睛认识我。我想在水城里的一座座小桥上穿梭,倾听这讲了上千年的故事。

暑假伊始,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一方面告别了一整年的繁重学业,一方面还有没有遇到暑假里会发生的各种事和暑假结束后可能会留下的烂摊子。但愿人们每年都会有这么一段时间直至老去。

侧了侧身子,尝试着再次入睡。也许是对我连续几周作息不规律的惩罚,怎么也无法睡着,依旧漫无目的地胡想。起床以后去剪头发,尝一下惦记了一年上海口味的早餐,逛一逛久违了的中文书店,还要补几场电影,这个暑假的头几天,就这么过吧。

但如果日出时,我已沉沉地睡去,千万不要叫醒我。

散步小记(续)

趁着还没有天黑,便决定出门走走。

背着夕阳那倾斜的余晖,面前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夏天的芝加哥比想象中要热一些,阳光充沛,似乎适合一切户外活动,就像来往那些跑步的女人和遛狗的男人。

刚刚在家的时候特地打扫了一下这半个月来没好好收拾的房间,家里似乎也宽敞了许多。本来计划着过两天就到东部去的,现在看来计划还得推迟,目的地也从东部横跨到了美国的另一端,于是便停下正在收拾的行李箱,换上适合海边行装。

自从今年开始生活在了芝加哥的楼林中,徒步漫无目的的逛便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不会那么无趣,一路沿途的未知。有时候明明坐车很快就可以到的地方也愿意花点时间散步过去,也许也是因为正直漫长的暑假且有大把的时间。

还记得刚来这的时候对周围一切好奇的样子,似乎也是这样的季节。那时候似乎对这个未知的城市充满着期待,好奇周围的一切,徒步一下午穿梭在楼林间也没有感到疲倦。现在虽已渐渐熟悉了这些,但是还是令人偶尔惊喜,湖边的沙滩,公园的鸽子,雨后的彩虹;也许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和当时一模一样,但是那份对事物的好奇和憧憬似乎也没有变。

也不知道还会在这里留多久,未来依旧保持着它神秘的姿态,摸不着也看不透。但是在这一切的迷雾令人欣慰的是,好像曾经梦想的事情一步步都变成的现实,我也享受着梦想中的现实带给我的愉悦。“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也许这其中北岛的话也起了不小作用吧。

路过一家酒吧,有节奏的声音萦绕在耳畔,里面的人们是否有时也会和我一样感到彷徨。时间已不早,路边霓虹的灯光,这又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

当我翻到这篇小记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出来,距离那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年。随着夏令时的到来以及迟迟不愿落下的夕阳,越来越难以在这个城市找到冬天的痕迹了,我也仿佛在庆祝一般收起了厚厚的棉衣。

漫长的冬天会来,也终会过去,没有一次例外。我的生活也按部就班地来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在一次次对冬天厚厚积雪的抱怨声后,早已找不到当年刚到这里时的好奇。依稀记得大一时坐在出租车上从芝加哥的机场从市中心赶的时候,一栋栋反着光的大楼一点一点浮现并离自己越来越近的那种兴奋。那个出租车司机抱怨着刚过去的那个冬天是他遇到过最漫长的,不知道他是不是每一年都会这么说。

不管怎样,时间久了也会习惯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离开这个城市,也许很快,也许很久。每次自己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时候总会有点伤感地安慰自己,总会再回来的。但是很多时候,会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特别是当自己觉得已经习惯了的时候,这一切显得艰难又残忍。

要不了多久,芝加哥的夏天便如期而至,短暂却美好,刚来到这的时候就体会到了。深蓝色的密歇根湖,仿佛走不到尽头的沿湖步道,和随处可见金色的沙滩,无一不令人欣喜。

如果有一天要离开这里,我希望是夏天,日落时分,临湖远眺,清风拂面。

无题随笔

赶着最后一班车回家,白天喧嚣的校园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冷清。这是春假前的最后一周,竟然还零星下了几场雪,也许我已经是个看见雪高兴不起来的南方人,只希望赶紧结束这长达四个多月的冬天,迎接令人愉悦的春假;春假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词。

酒暖回忆思念瘦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小时候听东风破,只知道这首歌旋律优美,却从来没有读过其中的歌词。

外面下着雨,天空仿佛附着着一层黑色纱布,阴沉沉的。

最近每个晚上都得放着歌才得以入睡,这可能是正在变老的迹象,不再像从前似的倒头就睡。伴随着过去那些熟悉的旋律,思绪涌现,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穿上不容易被浸湿的外套,拿上和这个天气相配的黑色雨伞,出门开始一天的生活。门口公交车站焦急的人们,不知道是在等班车还是在等雨停。我穿过马路,暗自庆幸自己带着伞。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无法忍受寂静的夜晚了,看书时候放的轻音乐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六七点吃晚饭一直到一两点睡觉,这段时间已经变成了和睡觉一样久的,一天中最长的时间段。但比起稍瞬即逝的早晨和容易瞌睡的下午,这段时间显得有些无趣冗长。

去学校的路不算长,空旷的马路鲜有人经过,雨天让这一切显得越发静谧。我带上耳机,想让这段路变得热闹些,不断传来的音乐,仿佛能把我禁锢在自己的伞下世界里。我小心翼翼地走在一块块相连接的浅浅的积水里,生怕激起水花破坏了这清净。

我热衷于在睡前,关着灯的房间里冥想。想起以前的事情,从日落前的遭遇到记事起的片段,仿佛每次都会把过去二十年又过了一遍似的。

无数个雪天所留下的积雪被雨水不断地侵蚀,终会被吞没,就像自己收集许久的东西被突然夺走的似的。又看见路边的植被渐渐冒出雪地,似乎这一天的开始也没有那么糟糕。抱着这样的心情,我走进教室,这一天正式拉开序幕。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角剥落看见小时候。”

然后没多久我又将躺回床上,如此往复,没有一次例外过。

一觉过后积雪消融,便再也找不到冬天的痕迹了。

冬假

转眼入了冬,抛去之前忙得不可开交的大半个月,我的寒假如期而至。

留学生的寒假正好和春节错开,这也让我少了一个寒假回家的理由。今年依旧如此,打算和留在这的同学们一起度过这个假期。这几天的温度在0度徘徊,比起以往,才下过两场雪的芝加哥稍许温柔了些。

这个学期利用着一些路上通勤等闲暇时间,看完了小时候一直不太愿意却好奇的《失乐园》。比起之前看完的那本《春雪》,渡边纯一笔下的爱情火热又直接。这令我不禁幻想起看似遥不可及的,自己步入中年之后的样子,也会是这样平凡又轰烈吗?如果如书里写的那样,安稳的工作,无忧的生活,美妙的爱情,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归宿吧。有时候我会很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可那种不平凡到底代表着什么呢,什么才是不平凡,安稳地度过一生也是不平凡的吧;又或许,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也包括你,已经深陷在一个不平凡的漩涡里了,正一步步走向谁也说不清的未来。

冬天窝在家里,屋里有着暖气和热饮,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这个假期可以这么度过。本来计划着去拜访一下附近的老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搁浅了,后来又计划着去趟海边,享受一下短暂的阳光沙滩,因为其他原因,这个计划也得延期了。那么接下来就收拾一下忙碌了几个月的自己,静下来把基本看到一半的书看完,再玩一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放下的游戏,听一听收藏在歌单里却一次都没有完整听完的歌。还可以拿起相机,出门捕捉那些容易被忘记的东西,冬天结霜植被,雾中朦胧的湖面,雨里来往的车灯,似乎这里依旧有不少东西值得我去发现。

记得来美国的第一年寒假,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回家,只身跑去纽约和同学度过了一整个假期,说来也算是一段奇特的经历。最奇妙的是,我的高中室友们都到齐了,一起在那个同学家里没日没夜地玩了好几天,直到最近一个假期我们在国内聚的时候还津津乐道这件事。那个寒假也是我来的这几年里芝加哥最冷的一年,十月底就开始飘起了雪,十一月份还没放假的时候,积雪已经厚到影响到上课了。有一个周末和大学同学们在寝室的大厅碰到,不知道是谁提议说去中国城吃火锅,那天雪大到路上基本没法走路。可是我们将近十个人还是浩浩荡荡地叫了车,缓慢穿过铲了雪撒了盐的马路,来到了看不到任何人的中国城,和唯一一家还没打烊的火锅店,吃了一顿有史以来最应景最适合吃火锅的火锅。

说起来已经很久没去那家店了,如果过两天下起了雪,那么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似乎十分美妙。

那些不安

午后飘起了小雨,带着不悦只身一人在图书馆的角落坐下,心里感到踏实了不少。

最近不安的来源有许多,比如担心着窗外的雨是否会下大,最终被困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居无定所,漂泊无定,这是一种不安。随着将近两年的租期结束,寻找新的住所的担子便压了下来。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又价格合适的房子实在是头疼的第一大事。一生漫长,没有人终其一生只会待在一处住所,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么那个地方应该被称为牢笼而不是住所。光是我短短二十年的人生里,就住过将近十处不同的地方,而且时间都在一年以上。所以从小不曾有那种对家的留恋,也没有村上春树所说的那种在别人家里醒来,就好像把别的魂灵硬是塞进别的体魄里似的感觉。当搬家成为一种常态,每过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的时候,搬家这件事本身却成为了一种可以令人换一种生活方式换一种态度的美妙事情。想象一下,当你收拾起家当,丢去不想要的,就像是把那些不愿意想起,不愿意留下的东西也好,回忆也罢,一并同现在所住的地方抛弃离去,迎接你的将是新的生活。当然我一个恋旧又多情的人每次和自己住过的地方分别前总会留张照片,好让自己还留一个与这里,或者过去的某个地方有联系的东西,哪怕就一点,仅此而已了。随着搬家的进行,这种不安会逐渐被新环境的新奇给代替,当没有那些新奇感的时候,你也就适应新的地方了,踏实。

前段时间因为时差的关系,每每凌晨三点四点,便独自醒来,再也睡不着了。外面没有一点光,黑暗笼罩着整个卧室,安静得不敢发出过重的呼吸声。一想到前几天的这个时候自己还处在上海那繁华喧嚣的城市里,便感慨着这似乎变得太快了,适应不过来。一般不喜欢平躺的我却枕着头看着天花板思来想去,时间在这个时候过得无比的慢,脑袋里回放着过去经历的事情、遇见的人、还有住过的地方,想起小时候家对面公园池子里的蝌蚪,想起初中犯了错在升旗仪式上惴惴不安深怕被通报,想起昨天因为延误的航班所以惊喜的香港一日行,想起最近在读的三岛由纪夫,想起小时候读得云里雾里的《1Q84》,想了一大圈,漫漫人生在这里也不过一刻钟。还是再睡一觉吧,带着一些疑惑,和夜深人静里的不安,我还是沉沉地睡去了……

下午没有课,我吃过午饭便早早回到了家里。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是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火车经过的,那天有可能是因为困,什么都不想做就躺着发呆,有点疲惫,恍惚间有种深深的不安。总觉得这时候应该做一些什么,明天还有三节课要上,后天还有作业和考试,这么躺着是不是有些不该。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没有人来强迫,可是自己如果无动于衷,便浑身罪恶。现在想起才发现那是对安逸现实的不安,对人生碌碌的不安。

近期日记节选-2017春

2017.1.9 阴

时间的确过得快,一转眼又到了离开上海的时候,一个月的假期匆匆而去,仿佛没有留下些什么。
对于回去,喜忧参半,一来的的确确对开学有些恐慌和担忧,二来现在回去有了些回家的感觉。前两天计划了一下春假去海边的事情,真的是想想就已经让人激动了。
到芝加哥的时候是清晨一大早,不过我最担心的是下午应该会没精神听课吧。新的学期正逢新年一年,总觉得不来点动力,不热血一点也对不起自己啊。去年的年末总结写到一半,不知道回芝加哥能不能写完吧。
好了,起飞,目的地东京,然后芝加哥。

2017.1.27 雪

一个特别的周五,在地球的另一边,那里没有课要上,没有试要考,没有作业要写。大年三十,我却在去学校的路上,手机里不断跳出的红包信息,让我有了些节日的感觉。除夕夜约了几个同学来家里吃火锅,新买的锅子,收拾整齐的家,俨然一副准备充分的样子。对于过年还要上课这件事情似乎也已经习惯了,上课的时候看看朋友圈的祝福,也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芝加哥最近变得特别冷,还应景地下起了雪,瑞雪兆丰年,希望是个好兆头。放学后再去买些火锅的食材。

2017.2.7 雨

难得的一个雨天,这里的冬天其实挺少下雨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灰蒙蒙的好像随时要下雪的样子。雨天似乎也没那么冷,今天出门也没有带伞,穿了件不怎么怕湿的连帽外套就出门了。大学以后空闲时间真的多了不少,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周末显得很短,也许是因为周末起得也越来越晚了吧。

2017.2.21 晴

难以置信的事是我竟然开始坚持健身了,大概隔一天去一次这个频率,实在是令人惊叹。也明显感到了身体的变化,照这个进度下去,坎昆之行一定变得很美好。希望我这话在这说完不要马上被打脸就好。学习方面,最近算是两个midterm之间的空档,算是比较轻松吧,所以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好好赶一下进步查漏补缺什么的,我发现自己这么一点一点补补,然后把东西都学到了也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比之前考前抱抱佛脚有用多了吧。
总之最近状态良好,心情也不错,感觉很有自信对事情也都很有动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天气转暖的关系,每天中午都不禁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温暖。
刚刚把明天due的作业搞定了,发现学的东西似乎也没有那么难吧,明天上课要早起,去睡觉了。

2017.3.11 晴

现在已经是三月了,去墨西哥航班的候机厅,因为没有带护照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特殊原因,他只能晚两天再飞过来一起玩了。本想着四年了终于可以又再次坐上同一班飞机,没想到还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给打破了。现在自己坐在机场等着,今晚将要在飞机上度过,睡一觉睁眼就身在墨西哥了,那一定是种奇妙的感觉。剩下的到那边再说吧,有空在飞机上写篇blog希望旅途一路顺利。

2017.3.15 晴

时间过得飞快,5天4夜就这么过去了,遗憾肯定不小,不过这也给了下次来坎昆的理由,的的确确是个令人舒服的地方,下次找一个全包的酒店,住着就很享受了吧。芝加哥应该还是下着雪,希望早点过上穿短袖的日子。

2017.3.21 晴

又阔别一周,但是仿佛没有过几天,似乎前天才刚从坎昆回来。
春假结束以后学习又重新回到了正轨,现在开始,一直会忙到学期结束吧。五月份回国开始一份实习,有空再打打工,这应该就是我上半年的大致生活了。
芝加哥的春天还没到能穿一件薄外套就出门的地步,上学路上依旧套着那几件厚外套。因为夏令时,这次回来的时候无比诧异天暗的如此晚,六点多了阳光依旧,也同时令人感到欣喜。
这两天看起了《西部世界》,关于人工智能,如今这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也许就像几十年前人幻想和电脑对话那样,如今这对人工智能的幻想是无数人有过的。

2017.4.19 阴

这学期很奇怪,明明还有两个礼拜左右吧,换做是原来,我绝不会这么早就感受到期末的来临和随之而来的紧张感,我说的是大学时期。这种感觉似乎只发生在初中的时候了。于是想着计划一下接下来一个多礼拜的复习计划,总觉得自己比原来更加看重这些了,这和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算是一件好事。

2017.5.14 晴

阔别已久,一转眼就回国了,现在正在去宁波的高铁上,暑假来的很快,三个多月,着实是充盈。
最近看完了春雪,历时实在是太久,其实打算休息一下了,晚点再看下一部。其实整本书说的事情不多,但是很细,大概故事就过了一年,却天翻覆地,再也不复从前了。其实我读不出小说的样子,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太过真实。
接下来看什么书我也没想好,到时候去趟书店看看好了。

2017.6.12 雨

刚从南京回来,今天周一,来公司里面上班,不过因为外公那边身体抱恙,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就打算回宁波去看他。回来的时间待定。
这次的南京行除了最后的那场暴雨还是很愉快的,弥补了上次的遗憾,也弥补了一直以来的遗憾。
今天在网上把在南京看到的哪本假面自白买了,之前在先锋书店看了前面几页,和预想中的一样吸引我,可惜因为我提到的那场暴雨,当时买下了生怕放在包里被打湿,不然还可以早见到那么几天。这本书处处可以看到三岛由纪夫的影子,在看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时候就十分想见识一下这册了。

2017.6.18 雨

又来到了医院,趁着空闲再写一写,未来的七月有两件感觉很繁琐的事情,一是下个月的房租要交了,还有一个就是要去北京实习。
这两天都有点阴沉沉的,回来以后似乎就很少看到那种天很高很蓝的样子。所以说的的确确空气质量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说起空气质量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的确因为如此,这几天喉咙极其不舒服,每天喝足量的水都还没有改善,一度以为是感冒的问题,但是到现在都没有出现其他的症状,所以目前来说还是只是单纯的喉咙炎症之类的问题,可能是环境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虽然不成大碍但是还是难受的很。

梦里(二)

天暗得很快,等我走到海边已经能看到星空。

海边有座孤立着的断崖,甚是奇特。在皎洁的月光下,整个沙滩被照得明亮,沙滩不长,一看就能望见尽头。欣喜自己似乎是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景致了,海浪的声音明亮透彻,沁人肺腑。一阵感概中,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一个注定不平常的夜晚也就这么开始了。

上次来的时候是个静谧的下午,有时候我甚至在恍惚这两个梦是不是其实发生在同一天。那时只身走出列车,正午的阳光让周遭显得更加寂静,远处吹来的海风恰到好处,感觉不到热,站在车站口的阴凉处似乎还有些发凉。正如我所说的,车站口正对着眼前的这座酒店,一切尽收眼底,但这样的结构又正好挡住了视线,看不到酒店后是什么,周遭只剩下眼前的建筑,身后没有列车的车站,远方的沙滩和大海。

我继续走在这片泛着白色的沙滩上,朝着那座断崖而去,因为某一种意识正在强烈地向我透露着那里有我想找的东西。

这一路变得很长,似乎是导演这一切的人想要拖长这个梦的时间,望着身后一串长长的脚印,猜测我已步入深夜。

不出意外的,断崖下的山洞犹如一个房间的样子。梦是不是经过一个人的安排,没有人知道,但是梦里所发生的一切正是那个人自己所期待的,正如这个房间。所以越怕遇到什么,只要在这期间你留意了这件事情,它就会恰好出现在你的梦里,如此而已。

  • © 2014-2025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