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从不以疫情为借口开始

人总是会自然而然地为自己所做的事或是选择找一个非自己所为的或是不可抗力的理由,这样当出现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或是这件事引发了一些问题时,也能自我安慰道“当初这个决定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对别人说做这个选择是因为这个专业前景更好,或者说因为亲朋好友建议这么选,而不是大大方方承认只是自己喜欢这个专业罢了。前两者分别是大环境因素和他人因素所致,而后者才是全凭自己。即便选择专业这整件事参杂了众多因素,但人总是愿意把自己排除在这些因素之外,以至于在大学过程中一旦有了后悔的念头时,还可以抱怨一句这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当年被人说服了,当时的大环境和现在不一样了。

很多事物都大抵如此,一但有疾病,人总是更倾向于先认为那是遗传所致,而不是先检讨自身的生活习惯;一但上班迟到,我们总是爱埋怨路上堵或是挤不上车,总不爱承认这要归结于自己早上多赖床了十分钟。

我在去年的文字记录里多次提及了疫情所带给我的种种影响和改变,无论是生活方式上的,还是未来规划上的。的确,我无法否认它所带来的影响,我在它面前是那么渺小无力。

但如今回想一下,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我那时依旧可以选择读书抑或工作,依旧可以每天出门运动,我依旧可以选择做很多想做的事情。真正影响我的反倒是一些处于精神层面的东西。

健身房关闭的时候,我本可以每天出门跑步,那时街上也没什么人,但是我把它当作了一种借口,以此减少了大量的运动时间,最后去年的几个月里,吃得多动得少,体重自然而然刹不住车。我还把疫情当作了不想工作的借口,有段时间甚至消极怠慢,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原有的动力。这些如果没有疫情,也可能发生,只是疫情这件事让我做出这类消极懒惰的选择变得更加心安理得罢了。很明显,疫情成为了一个好用的借口,并且是一个可以获得所有人赞同或同情的绝佳借口。一句因为疫情,可以抵消掉几天不出门宅在家吃外卖的罪恶感,还可以抵消掉几个月找不到工作的焦虑。

随着疫苗的推广,我相信这个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着,也是时候开始不再用疫情作为借口了。当我们试图不去运动时,当我们怠慢工作时,当我们无心网课时,应该要意识到其实自己的消极懒惰才是造成这些的罪魁祸首。也许疫情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依旧深远且漫长,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个阶段里试图停止它对我们在生活方式上、在未来规划上的消极影响。

我的朋友们,迎接后疫情时代,不如从不以疫情为借口开始吧。

养狗前记

朋友圈里无意间看到了它的样子,十分有眼缘(其实就是看脸),便一拍脑袋决定养它了。距离接到它正好有一周的时间,这一周时间足够我做准备。

因为一直计划着在公司附近租房,它的到来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这样我将会拥有更多的时间,早上起来不会太赶,足够洗个澡冲杯咖啡,之后甚至还能下楼遛个狗。晚上回去也不会太晚,随着春天的到来,下班后的金色时刻变得令人愉悦,相比从地铁站出来已是夜晚,不如好好享受这段时间,遛个狗便是此时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脑补好了这些场景,我就迅速地开始找房子。好在有多年自己租房地经验,这周末的看房租房并没有遇到太多问题,但愿之后住的过程中也一切顺利。我的需求说难不难,但是要找到满意的房子其实选择很少,首先要自己住,开间Studio或者一室一厅都可以,考虑到价格并且周末我还可以回家住,我优先选择了经济实惠的Studio,再加上我曾经在美国也住过一年的Studio,所以我对这样的生活并不会感到不适。其次我还有养狗的需求,这包括了电梯的需求、隔音效果、附近有可以遛狗的地方,房东或者公寓的允许,当然最好还要有阳台。最后也最重要的就是通勤要方便,要是周边环境好一些就更好了。

那么讲一下最后的成果,找到的公寓离公司只有一站地铁,距离地铁站大概200米,如果骑共享单车或者开车都只要差不多10-15分钟,等天气好了散步回家的话也只需要半小时,这个距离让我十分满意。楼下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商业广场,其他的餐厅还不知道怎么样,但是至少保底有一家海底捞,咖啡有家星巴克,影院和大型超市也都有,这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人多的城市还是不一样,即便是如此乡下的地方,只要住的人多了就会有相应的设施和商区。除此之外,在走路一公里内还有好几个商场,基本上可以满足普通的吃饭逛街需求。公寓的房间面积并没有很大,差不多30平,我加上一条狗大概够了。位于十一层,有一个小小的阳台,房间朝南,望出去视线范围内没有任何遮挡,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交大和华师。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实在找一个就是浴室稍微局促了一些,并且浴室内的干湿分离没有做好。不过鉴于这个价位的房租,这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了。

打点好了住的地方,接下来就是养狗用品的准备了,如果看到这里的你有任何建议,请欢迎来和我这个新晋狗爸分享一下育儿经。

小狗独处家里的时候,还是要限制一下自由比较好,不然可能回来以后就一片狼藉了,鉴于家里的空间也没有那么大,并且考虑到柴犬长得快很快就能越狱,所以还是决定笼子而不是围栏,想必它应该不喜欢呆在笼子里,我在家的时候我会让它自由活动。还买了睡觉的狗窝以及吃的喝的两个盆,希望它能喜欢。狗粮本想选择和猫一样的牌子渴望(Orijen),后来查了一下发现同属一公司的爱肯拿(Acana)也不错,并且口味很多,稍稍便宜了一点,于是就这么买好了。除此之外,我还买了用于磨牙的玩具,以及小时候需要尿片。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将会有很多要忙的事,在它身上花上不少时间,也好在近期没有太繁重的事情或项目,可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它度过这最令人操心的、狗生的头几个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等到接到它以后再说吧。

辛丑年二月小结

今年的二月是28天,本月1号又恰巧是星期一,于是在日历上就占了短短四行。我的感受也是如此,这个月本就短,再加上一周的春节假期,一转眼就已是月末了。这个月的小结也因此来得晚了一些。

之前我时常提起,许久没有在国内过春节了,这个春节也的确平平无奇,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有着那种十分隆重的仪式感。不过春节期间,大街上每个人都在放假的样子确实是久违了,亲戚们串串门、好友们趁着放假聚一聚,大概这便是我这个年龄的春节了。

这个月工作的内容已经算是上手了,虽然依旧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但是至少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正在做的项目,于是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偶有瓶颈,但是我这种级别的Engineer遇到什么问题,先Google,不行问同事,再不行问上级,最后不管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

上班以后明显开销变小了,平时早饭午饭都在公司解决,来回公司也基本是都是地铁,然后住家里省去了房租、饭钱、水电等等杂费。这么一算,我好像除了周末出门的花销和平时的公共交通费,其他的钱都可以攒下来。鉴于目前大起大落的金融市场,我也不敢把攒下来的钱放进去,早日换成不动产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近上班通勤都懒得背包,导致这个月没看几本书,反倒把时间花在了看剧上面,新系统里的画中画模式十分适合这种上班通勤的场合,剧集画面只占据屏幕一部分空间,一来周围的人不怎么会注意到,二来还可以回回消息,刷刷新闻。我有时候还会把两个手机都揣在兜里(裤子没穿紧的话会被拉垮,可见现在的手机有多重),有位置的话我就会坐下来,刷剧、手游、新闻三不误。

国内在春节以后已经连续两周没有新增本土病例了,也就是说只要入境的人里没有纰漏,就不必再担心新冠。全球范围内,这场持续已久的灾厄因为疫苗的到来也似乎开始迎来了后半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跨国旅行能够恢复成它原本自由的样子。

既然国内已经不再受影响,并且春天也已到来,我正计划着周末的短途旅行,和假期的长途旅行。计划是周末可以去上海周边,例如江浙一带的城市或景区,路程也不算太远;或是高铁车程在3小时之内的城市内,例如武汉长沙,这样一来,下了高铁站就已经在城市里面了,周五晚上或是周六早上去,周日再回来,高铁来回也算是方便不累。三天以上的假期就可以选择飞去一些远一点的地方了,例如重庆大理,头天早上去,住两个晚上,第三天傍晚回来,这样行程不算太赶,旅程也不会太辛苦。

这个月的先说到这里吧,祝大家事事顺利。

二月的杂七杂八安利大礼包

最近有很多东西想分享的,就想着直接写篇文章算了。

剧集

最近听播客Nice Try的时候被安利了一部Apple TV+的原创剧Ted Lasso,恰好今年苹果又多送了半年的会员,于是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心态开始看这部剧。

这里顺便提一句,Apple TV+客户端的体验是真的好,不仅UI好看,也不会有任何广告元素,除了视频开头有随时可以跳过的其他剧集的宣传片。并且它还支持Airpods Pro的立体音频,iOS14的画中画,iPhone刘海屏的全屏播放,杜比视界,4KHDR等一切能加强观影体验的功能。(国内不需要翻墙也能看)

这部剧讲的是一个美式橄榄球教练去英国带足球球队的故事,剧集中不断出现的英美文化差异梗,美国地区的梗还有各种体育方面的梗让人很过瘾。剧情节奏把握的很好,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出现要快进的冲动。目前一共只有一季10级,基本肯定会续订,对这类题材有兴趣的话不妨试试看。

书籍

最近看了一本胡适的书「容忍与自由」,这本书是胡适的杂文集,正如首页说的,“主题契合当代人的诸多困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顺便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体积较小较轻,封面简洁低调不尴尬,更重要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杂文十分适合在地铁上用碎片化的时间看,于是它被我选做了近期的通勤读物。

“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种主义来欺人了。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正如这段话距发表即使已经过去一百年,现在拿出来还令人思考。结合近些年来我切身感受到的情况,例如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政客口中的“民主自由”、还有容易被煽起的民族情绪,这些所谓的“主义”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都不断被人提及并带有目的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

这本书里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文学作品、宗教信仰、政治思想、学习教育、社会伦理、亲情友情等,我不止一次从中受到启发,并印象深刻。

游戏

推荐一个去年得奖的游戏HADES,强调融合手绘的美术风格与快节奏的动作玩法,游戏被设定在地下世界,玩家要藉由战斗来不断前进,进而击败冥界之神黑帝斯。游戏的开发商是Super Giant Games,之前开发的两款游戏也有着良好的口碑。

我虽然还没正式开始玩,打算等到下个月的Switch版实体版发售后好好玩,但是这款游戏的设定和内容都很有趣,并且作为一款动作游戏,有着极其爽快和流畅的打斗要素。更多的评价我等到自己玩好以后再来说了。

数码

最近入手了HomePod mini,总体来说是个性价比十分高的产品,因为价格便宜,本来我对它的音效之类的都不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真正使用下来以后发现一个处于苹果生态中的小音箱是真的方便。它被我放在床边,除了睡前让它放音乐以外,我还会用来设置闹钟,提醒事项,播报第二天的天气或者日历等等。这种系统级的支持是Google、Amazon、小米等智能音箱无法比拟的。(是的这些我都有用)Siri还是不算聪明,但也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傻,相比国内几家的智能助手算是好上不少。

我还更新了家里的路由器,买的是小米的AX6000,在这个性能里面基本算是最便宜的了,再加上是刚出的,所以应该不会太差。支持Wi-Fi 6E,支持4x4的5G Wi-Fi,512MB的内存,高通IPQ5018处理器,并且支持Mesh组网,基本上可以保证好几年不过时。这些天家里的网也没有出过问题,体验良好。

除此之外,我还为家里添置了一个热泵烘干机,冬天常常下雨、还有梅雨季节的南方真的太需要一台大功率并且好用的烘干机了。在品牌选择上我也几乎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相比一众一万多的热泵烘干机,米家只需要四千不到的价格十分诱人,并且设计简洁符合我的要求,于是一有了这个念头就立马下单。这个烘干机操作十分简单,还预设了用于不同衣服鞋子毛巾等模式。好了,这下再也不需要晒衣服了。

接触Clubhouse这几天的想法

Clubhouse是一款去年四月发布的在线语音聊天社交软件,仅可通过邀请注册。它算是Elon Musk超强带货能力的受益者之一,在短短几天内火爆了我的社交圈,一度成为了我和朋友们最热门的话题。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问题:Clubhouse和YY语音有什么区别?个人认为政治话题似乎是Clubhouse最特别的地方,尤其对于中国大陆这边的用户来说。

这给我的感觉就是,密不透风的墙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允许墙两边的人毫无顾忌地自由讨论,并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人都会在这张巨大的网上留下蛛丝马迹,但在Clubhouse上不会,你无法在这里留下任何文字记录。所以在这里的人什么都敢讲,什么都愿意分享,毫无顾忌,也不会有担忧。目前这个app只有iOS版本,并且注册流程是邀请制,所以用户的素质有所保证,不像在YouTube或是Twitter的评论区,一言不合就开骂,戾气重。

Clubhouse里有这么几个我印象深刻的房间。有一个叫做“我们为什么活得如此失败”,大家在这里分享自己失败的经验。但其实在我看来,在这里分享“失败”的人都算不上真的失败,这可能是那些人遇到的挫折或是短暂的困境。毕竟能有机会在这里分享故事的,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就像里面有人安慰大家的,“在这里很多人遇到的事情也并不是自己的过失,而是这个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所导致的。”

还有几个政治相关话题的讨论群,比如非常有名的“两岸青年”,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两分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所有人都是以平和的态度聆听其他人的想法。半个多世纪的割裂使得两岸青年本就有着或是相似或是不同的观点,这虽令人惋惜,但也是无法改变的历史结果。然而因为这个平台大家能各抒己见,并能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继以思考,这着实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除此之外,有比如女权性取向留学生活等等社会性议题的房间;有类似选秀节目模仿比赛明星个人演唱会这类带有娱乐性质的房间;它们最大的共性就是自由,你不仅可以自由地阐述和表现,你也可以自由地前往你自己感兴趣的房间聆听任何话题。

本来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差不多应该结束了,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

也正是因为自由,2021年2月8日晚间7点,Clubhouse被中国大陆地区的防火长城封锁,甚至+86的手机已无法再收到注册邀请。换句话说,中国大陆地区的用户想要使用这款软件将变得困难重重。这堵墙又重新变得密不透风起来,这个缺口在被有关部门发现以后完全抹去了。

我们谁都不知道这一切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至少有许许多多的人和我一样怀揣着憧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愿意在Clubhouse上讨论它,就像八号那天晚上一个叫做“谈一谈墙为什么存在”的房间里,大家似乎都关心着这座巨大又无形的墙。

他现在不再跑了,也不再叫了。他又回到了友爱部,一切都已原谅,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砖的走廊里,觉得像走在阳光中一样,后面跟着一个武装的警卫,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
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
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乔治·奥威尔

我希望这一天不会到来。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辛丑年元月小结

这个月新一季的「奇葩说」开播,这个节目从我大一的时候播出以来,陪我走过了很多年。还记得那时候会拿出其中的辩题来和身边的人讨论,没想到这个场景已经过去六年了,不知道那时候陪你一起看这个节目的人如今在哪里?我还深刻地记得那一集蔡康永在节目里哭着讲到:“我们不是妖怪。”那天台上是金星,台下是樊野、姜思达、邱晨,也许本来在节目中讨论“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就已经是一个对中国社会的挑战了,更何况做成节目在网络上传播。即便在一段时间以后,这集节目因为“挑战传统道德”而遭到下架,但不得不说,这是对国内的综艺来说是一种内容的突破,一种制度的挑战。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向家里出柜,我一定会拿出这一集节目给他们看,也许它不仅给了我说话的勇气,也给了他们接受的勇气。(这段续写成了一篇博客…

距离牛年新年没剩几天,我已经不止一次提起距离上次在国内过年已许久,仔细一算已是七年了。当年离开时还小,便一直有着在国内过年气氛很浓郁的感觉,如今再次回来可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样子,这事或许只是一直存在我心里的一个执念。

还记得去年写的元月小结,我说“大部分事情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导致有些焦虑和不安”。现在看来,那是因为摇摆不定的规划所导致的,总是抱着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的心态总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我似乎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绕圈子。但从目前的结果看来,最近的这个月和去年相比,无疑清晰又让人安心。

最近发现我一个心态积极时会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修改自己的简历。无论自己在做什么,简历不仅仅是一个求职时的介绍信,它更像是你自己对自己已有的经历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更像是被迫在做这件事,就好比快毕业了就应该去和其他人一样找工作时,放暑假了就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去实习时。而一旦当我在平时主动去做这件事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我或许是渴望做总结和规划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表现吗?

我还记得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打算放弃两个从开服就一直在玩的手游-「陰陽師」&「明日方舟」,没想到还没到一年,我就渐渐又捡回来了。以前总担心会浪费时间,于是玩得时候总是充满负罪感。现在反倒是在上班通勤路上打开挂机,接着因为没法看手机(还要感谢iOS没有做分屏功能呢),于是每天都会打开提前准备好的书在通勤的路上看,这月已经快把第二本看完了。这种利用碎片时间做完一些事情的感觉很舒适,既看了书、打了游戏,还打发了漫长的通勤时间。除此之外,回想起来,因为游戏自己结识了不少朋友,因为认识久了大家都彼此十分信任,反倒比现实中一些人前人后表里不一的人实在太多。

这段时间家里在和我一起商量买房的事情,我发现在国内身边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讨论购置房产,可能我周围的同龄人也的确到了该思考这些的年纪了。再加上近期能明显感觉到市场的浮躁,现金放在手里就是不断贬值的,从上海最近不断攀高的房价来看,把现金换成房产这类的固定资产总是一件不亏的事情,就当作是投资了。

最后,仔细想想这个月也没有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算是有也都是些现在已经忘掉的小事。硬要说的话,最近因为吃得太好,体重完全没有要下降的意思,好在有在健身,把体重勉强保持在了标准范围内。

人民敢不满意才是民主自由?

就在这两天我看到这篇名叫「人民敢不满意,才是民主自由」文章,我对其作者方舟子其他的言论不发表意见,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倒是有些想法。他既说出来了很多时候我想到却没有机会说出来的,并且大部分都是我们看得到的事实,又让我对此产生了一些衍生出的思考与看法。方便起见,我把它在这引用出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最近在新闻发布会上又在怒斥美国政客:你们美国政客哪里配得上谈什么民主、自由?她的理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有真正的民主、自由,那么应该让绝大部分的人民都感到满意。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有90%的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感到满意,有87%的美国人民对现状不满。美国这么低的人民满意度,怎么配谈什么民主、自由?只有中国这么高的人民满意度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而美国的民主、自由是假的。

把“人民的满意度”跟民主、自由扯上关系,这可能是华春莹的发明。我没有见过美国有针对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做民意调查,但是,美国经常对总统的满意度做调查。总统是政府的代表,所以对总统的满意度也可以说反映了对政府的满意度。但是美国总统的满意度并不是很稳定,有时候非常低,有时候又非常高。就以小布什来说吧,他最低的时候只有20%的满意度,但是在最高的时候(在9·11刚刚发生不久),他的满意度曾经一度达到90%。难道能说,在满意度20%的时候美国没有真的民主、自由,等到9·11发生了以后美国突然有了真正的民主、自由,过了一段时间又没有了民主、自由了?这当然是非常荒唐的。而且,不同的总统的满意度也是不一样的。川普是现代史上满意度最稳定的总统,一直就稳定在40%左右,从来没有超过50%。但是其他总统的满意度都曾经超过50%甚至更高,有时候又更低。能说美国的民主、自由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吗?

一个国家有没有民主,首先要看她的人民有没有选举权。美国大选刚刚过去没多久。美国人民在选举的时候不止选总统,还要选联邦议员、州长、州议员、州务卿、市长、市政议员、地方法官、地方检察官……还要对一大堆议案做出公投。所以美国每年都有选举日。但是中国呢?中国普通老百姓只是偶尔还能去选一选区一级的人大代表,而且那个代表往往是已经内定的。选过全国人大代表吗?选过国家主席吗?选过市长、省长吗?中国人民甚至连选县长的权利都没有,最多就选一选村长。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选票。没有真正的选举,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怎么能自吹是有真正的民主呢?

再说自由。我以前的文章谈到,美国有“五大自由”(宗教信仰、言论、新闻出版、集会,抗议d,中国的宪法也规定了类似的自由。但是,宪法有没有规定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保障是另外一回事。就光说言论自由吧。我经常在推特上、YouTube视频节目里批评美国政府、美国总统,但是从来就没有FBI来请我喝咖啡,我也从来不担心因为批评了美国政府、美国总统就会被找去约谈、训诫、抓起来或驱逐出境,因为美国是有言论自由的,不以言论治罪。但反过来,在中国如果我有发言的机会,不要说批国家主席了,即使批了外交部的发言人,早就被请去喝茶了,甚至以“寻衅滋事”或者“颠覆国家罪”的罪名抓起来。连言论自由都没有保障,怎么敢自吹有真正的自由呢?

我不知道华春莹说的那个“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的调查有没有真的做过,还是她随口这么一说。我们姑且认为真的有人做过这样的一次调查吧。但大家设想一下,你在中国生活,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问你对中国政府满意不满意,大家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就是:这是不是有人来钓鱼?要是敢说不满意,马上就会被抓起来?你即使很信任那个来做调查的人,也得想一想,这个电话有没有可能被窃听?你真的说了自己对中国政府不满意,说不定第二天就被叫去喝茶了。所以,即使真正做过这种调查,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可信的,接受调查的人未必敢讲真话。即使讲的是心里话,也很可能是长期被洗脑的结果。洗脑的一个方法,就是会对你进行恐吓,让你不知不觉地、不得不去接受他的那一套。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反映实情的。如果在朝鲜做类似的民意调查,结果肯定比中国要好,不要说90%以上的满意度了,我敢保证,肯定是100%的人都说对朝鲜人民政府是非常地满意的。如果满意度高代表自由、民主程度就高,难道能说朝鲜的自由、民主是全世界最真的吗?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能100%的人都对政府很满意。甚至,我们可以说,不可能有绝大部分的人一直都会对政府满意。在生活当中总有各种各样的让人不如意的地方,那么就会引发对政府、执政党或者国家领导人的不满。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做调查的结果发现绝大部分、90%以上甚至100%的人都对政府满意,那说明了人们其实是不敢表示不满意,恰恰说明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是没有自由、民主的。一个国家人民满意度高、高得离谱,正是这个国家没有自由、民主的一个表现,说明那里的人民是没有表示不满意的自由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苏联政治笑话:

有一个苏联人申请要移民美国,单位的领导就来找他了:“你为什么要移民呢?你是不是对工作不满意呀?”这个人说:“满意。”“那你是不是对生活不满意呀?”“也满意。”“那你是不是对政府不满意呀?”“当然满意了。”“那你为什么还要移民去美国呢?”“因为美国允许我说不满意。”

虽然苏联垮台已经很多年了,但当时流传的这些政治笑话到现在还有现实的意义,还没有过时,就是因为像苏联那样的国家到现在还有。

大部分人是不是真的满意中国的政府,我无法判断也没有这个资格为其他人做出回答,我仅仅能以自己的角度以及稍许周围人的想法去看这件事。

你问我满意吗?也许就像美国对于总统的民调一样,我也总是会因为各种事件、政策、法规、甚至是一些国家方面的代表发言人而改变我自己的评价。

就好比前段时间我因为回国遇阻,心里无数次叫苦,并产生了也就只有这里的政府在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的国民回来吧,此时我接受采访的话,我必然会给这个政党打低分。现在顺利回来以后,反倒意识到也正是因为如此严苛的回国条件,国内的经济才慢慢复苏,对我自己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放心旅行、放心就餐,那此刻我似乎也没有对这些严苛的政策反感,反倒是暗自庆幸,但当然这种想法也是自私的。

这仅仅是一件事,随着时间的改变,我的想法也会随之变化,更别说容易被轻易影响的满意度了。我相信其实每个人对一个政府的判断都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仅仅问我一件事、一个决策、一条法律的满意度,那我还可能给你一个答案,但是如果让我说一个对政府的满意度,不管怎么说都是片面且狭隘的,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对这个满意度设定一个范围,把它局限在一个区间才有可能给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回答。

那这个问题其实就会回到中美之间的关于政府的差别。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每四年一次总统选举,那么当你被问到对政府的满意度时,我相信大家默认会对这个问题取一个新总统上任开始最多八年的范围,既然有了范围,这个民调才会更客观、更中立、更有意义。

反观你问人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那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这个政府从来都没有过执政党的更替。即便主席的位置会改变,但是从没听过这个政府更改过基本的发展方针或是推翻过去前任执政者所进行的建设,这一切都是相对连贯且持续的,所以你很难自然地对这个关于满意度的问题产生时间区间。

如此长的时间,大多数人早已忘记了那些时不时让自己或是激动或是绝望或是坦然的心情,那么对于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满意度问题,好像只能回答“似乎没什么不满意的”。

所以,过去一年里,我对美国政府满意吗?
我不满意,打3分吧。

那过去一年里,我对中国政府满意吗?
我相对满意,打8分吧。

那你呢?

我又重新开始了使用Microsoft To Do

自从用了iOS14以后,我重新回到了系统自带任务app的怀抱,因为它最早支持小组件,并且更新以后增加了任务步骤功能,强化了分组功能等,以及解决了我之前的使用痛点,和第三方软件相比,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多差别。再加上苹果生态内系统集成的优势,让我基本上又把任务管理需求转移到了这个系统自带的app中。

于是最近在使用中又出现了比较烦心的问题,首先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工作机是Windows,这款iOS自带的任务软件变得很不方便,唯一在工作时使用的方法是访问iCloud官网来查看自己的任务,要么就是继续拿自己的手机编辑,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很方便,本来简单的添加任务-完成任务-打勾这套流程要拿起手机并进入软件或者打开浏览器登录账号一共两次,让人没有使用欲望。

于是我的需求就很明显了,我需要一个最好有桌面客户端的任务管理软件,并且有稳定的账号系统可以在我的手机、个人电脑、工作电脑、平板等设备之间同步,涉及到iOS、macOS、Windows三个系统。总结一下就是:

  1. 多平台同步
  2. 同步服务稳定
  3. 公司内网不屏蔽
  4. 有桌面客户端

多平台需求就排除了iOS自带的待办事项app以及一众在苹果生态系统圈优秀的任务管理软件,接着还要排除Google这样在国内被墙了的软件。

于是我就想到了之前因为不支持iOS桌面小组件而被我弃用的Microsoft To Do,它不仅足够简单易用,而且支持桌面客户端,在国内有服务器,同步稳定高效,支持跨多个平台,并且免费,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没有一个公司会屏蔽微软的软件吧,这么一来处于Office生态中的Microsoft To Do就成为了我的首选。

奇葩说

这个月新一季的「奇葩说」开播,这个节目从我大一的时候播出以来,陪我走过了很多年。还记得那时候会拿出其中的辩题来和身边的人讨论,没想到这个场景已经过去六年了,不知道那时候陪你一起看这个节目的人如今在哪里?

我还深刻地记得那一集蔡康永在节目里哭着讲到:“我们不是妖怪。”那天台上是金星,台下是樊野、姜思达、邱晨,也许本来在节目中讨论“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就已经是一个对中国社会传统观念挑战,更何况做成节目在网络上传播。即便在一段时间以后,这集节目因为“挑战传统道德”而遭到下架,但不得不说,这是对国内的综艺来说是一种内容的突破,一种制度的挑战。

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向家里出柜,我一定会拿出这一集节目给他们看,也许它不仅给了我说话的勇气,也给了他们接受的勇气。我也深感距离那一天已不远了,我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契机吧。

站在一个孤单的立场,我很希望很多人陪我,可不可以不要每一次提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他们只能亮出我一个活着的人。我们总得给那些父母看不是每一个出了柜的人都被社会逼到阴暗的角落去,最后没有路可以走。我能够做到唯一一件事情只是证明给那些担心的父母看,我们并不是妖怪,我们可以很好地活在这里。

节目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让我看到了他们正试图让此变得更常态化,但一整个团队在这庞大复杂的、那所谓的传统社会制度和道德面前显得渺小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例如“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这样的讨论话题也没有再出现过,有些可惜也有些不甘。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这样的节目不再会因为“挑战传统道德” 而遭到下架,每个人都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它。这是我们这代人和下一代的可以为之努力的,是互联网所赋予我们的机会,是这些年来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所带来的契机。

最后,这是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则评论,想起了视频「后浪」里的一句话,“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期待着改变,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拼多多「用命换钱」一事的小想法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这是一则今天拼多多官方知乎账号在一则“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问题下的回复,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正在众网友吃瓜之际,知乎官方跳出来证实了这则回复的真实性。

互联网企业好感度

“帮我砍下价!”于是知乎路过帮忙砍了一刀,让人不禁对知乎拉满好感。其实我一直对纯文字社区是有好感的,相比短视频平台,这里的人似乎更能沉得下心,更愿意好好说话。

相比之下,这次漩涡中心的拼多多路人缘似乎有些差。不知你们有没有收到过一些来自很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的消息,本来有些兴奋,打开微信一看,“帮我点一点”,那一刻其实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我该帮忙点吗?“不好意思啊,我没有拼多多。”我曾这么试过拒绝,然后得到的回应就是注册一个TA可以拿到更多减免。于是一次次类似的对话中,我变得对这家公司毫无好感。

也许这次事件和用户本身对互联网企业的好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边是23岁正处于大好青春的女性员工,一边是一家资本扩张快、工作强度大、用低价和强制社交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公司,网友们会相信谁,不相信谁我觉得很清楚了吧。一次一次出来“辟谣”,接着被打脸,不禁让人怀疑官方真的想解决这件事吗?还是已经抱着无所谓的​姿态了。​

拼命时代?

暂且不谈这是不是拼多多官方的态度(大概率不是但这不重要),但这一传达出来的态度就像亲自揭开了资本市场丑恶的一面,站在最高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喊话:“你不想赚钱你自己要承担后果,有的是想赚钱的人心甘情愿拿命换钱为我打工。”

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这是否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说已经有人不愿意再戴上面具友善对待大家说“努力就会有收获”。他们已完全认为努力地拿命换钱是一常态,没有这一心态的人注定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我相信这里的“后果”不是褒义的,这个后果可能是被这个“用命拼的时代”所抛弃、所淘汰、所边缘化。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试问说这句话的人真的看过每一个底层人民吗?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你看比你生活更难以为继的人也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呢?他们以一个高高在上、也许已然成功、也许已然财富自由的位置告诉大家,安逸的生活是会造成后果的。所以这是在指导这个社会中的一大部分人如何生活吗?我们需要被指责生活方式的正确与否吗?

选择安逸的生活就有问题吗?拿钱换命才是这个时代的人该做的吗?我们的生活一定要努力向前才对吗?现在怎么不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这样的话了?哦对,差点忘了,你说了“我们都可以”,只是要自行承担后果罢了。

  • © 2014-2024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